話說前一陣子把R888開到快變成光頭胎了, 不但方向盤變得很敏感, 入彎與煞車也經常出現推頭與甩尾的情況, 尤其遇到地上有水, 那簡直就是在穿溜冰鞋在跳舞! 所以想說該換新胎了, 但沒想到問了好幾個輪胎商, 目前全部都沒有前輪的尺寸 R888 (195/50/16), 可能還要等, 那好吧, 就等一等, 在還沒有到貨之前, 先把原本拿來當作大鵬灣比賽的備用雨胎595 RSR將就著用一下吧! 反正最近都不下賽道了, 山路小跑不要太push, 其實595 RSR也還算將就著可以用~
而且, 北台灣一到冬天, 就是經常遇到下雨, 595 RSR雖然不是排水性特優的胎, 但至少在應付濕地上, 會比R888來得讓人稍微多一點信心, 剛好這個周末又下雨了, 那就來抓一下濕地胎的感覺吧!
一上山之後, 路上有小雨, 地面是濕的但還不至於積水, 起初不太敢用太高的速度入彎, 其實主要是怕推頭, 就目前的設定來說, 前輪把墊片拿掉恢復原廠值, 前輪輪距是窄了不少, 而後輪用了235的尺寸, 在595RSR作弊放大的效果下, 大概寬度也接近245-255之間了吧? 也就是說前窄後寬的設定, 會讓轉向極限的瓶頸趨向於前輪, 因此入彎必須要借用帶煞車的方式增加前輪的荷重, 藉以增強前輪的抓地力來轉向, 所以煞車點會更晚, 幾乎在touch到apex之前, 煞車都要用到!
但這樣的方式在雨天就很緊繃了, 首先595RSR雖然是有排水紋, 但我發現一旦遇到稍微有一點積水, 或者說路面反射顏色比較深的地方(有一層水膜), 抓地力就會大幅下降, 因此要拼到最後一刻才煞車, 其實有點冒風險, 因為山路裡每個彎的路況不一, 因此輪胎的抓地力一直在變化, 若不保留一點buffer, 則可能會發生煞不住甚至推頭出去的情況, 今天幾次push過晚就小推了一點, 尤其遇到下坡時, 水流順著行進方向走, 輪胎一直在吃水線上掙扎, 到了積水的高速路段, 甚至有輕微橫移的現象, 還好目前後軸的下壓力算是蠻大的, 還能將就地壓得住, 只要方向盤穩住, 油門不要急收, 左右扭一下還是能修回, 但這跟開RS225用PSS跑雨天的放心感覺真的是差了十萬八千里, RS225甚至還可以用地板油來衝直線, 雨天開Exige的話油門角度基本上一直在30%-60%之間來回修正....雨天真的是後驅車的天敵啊~!
今天的測試:
1. 半濕地, 小濕, 跑7成力還算堪用, 入彎煞車要保留空間
2. 衝大積水, 排水還可以
3. 高速過水膜, 注意左右橫移
4. 彎中遇水膜, 推頭
5. 煞車過水膜, 鎖死, ABS作動
跟R888濕地相比, R888大概只能用5成力跑, 而且直線加速甚至都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