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R26.R是刷紐柏林前驅車最速紀錄的經典車款, 如果要從最基礎的RS225升級上去, 那基本上除了動力提升, 底盤強化, 煞車強化之外, 最重要的就是LSD跟全車輕量化這兩大工程, 而原本Hank只打算做到動力/煞車/底盤的強化就收手了, 但對於前驅車裝上LSD的誘惑力實在是一直在心裡面揮之不去, 一忍就忍了好幾年, 誰知道, 兩個月前突然變速箱故障了, 疑似離合器分幫掛點, 要拆變速箱, 心想, 拆都拆了, 乾脆一口氣把LSD也上了吧~!
於是上英國網站開始點選了忍了好幾年沒點下去的網購清單, 順便追加了R26.R專用的強化型離合器/壓板, 還有輕量化飛輪也一併空運過來~! 心想, 齁齁…! 這些傢伙全部都上去, 那距離真正的R26.R化只剩下拆空車子而已了~!
過了兩周, 英國來的貨運到貨了, 火速送到名城, 因為全台目前只有一台裝過LSD, 就是在這裡裝的, 打開包裹, 看看裡面的東西, 這閃閃發光的輕量化飛輪減輕了快一半的重量, 對於加速來說應該是會很有幫助, 而R26.R專用離合器則比原廠版本提升了30%的摩擦阻力, 據說是可以對應更大的動力輸出, 反應也會更直接, 而最重要的關鍵零件, 當然就是今天的主角 – LSD囉~! 這是Quaife出品的ATB Helical(類似Torsen) LSD, 機械原理簡單, 耐用, 屬於一般道路與賽道兩相宜的產品。
有些人改車喜歡一步到位一次全部改好, 有些人喜歡慢慢品嘗一點一點來, 都7年11萬公里了, 這下才上最終精品LSD, 算是夠細水長流了吧~! XD
這次順便也讓阿明幫我把intercooler拆下來清洗一下(據說有用? 管他的, 這麼久了, 清一下心裡也舒服一點), 然後阿明也順便幫我把什麼三角架, 平衡桿啦這些底盤零件都做了一次大換血…(當然是用荷包流的血換的….), 兩周後, 工程完畢, 本來想雀躍地去牽車, 阿明電話來說, 要再調整一下, 變速箱還有點卡卡的, 於是又拖了幾天, 可能是變速箱細部分解後齒輪需要重新磨合一次, 總之入檔不是很順, 同步動作緩慢, 起初用正常速度打檔, 甚至還會卡啦地咬一下齒輪, 後來乾脆用大卡車的換檔方式, 升退檔都雙離合補油, 自己做同步嚙合, 才稍微改善一點, 這個小毛病可能要時間來解決了, 以後再說…
(後來阿明很阿莎力直接換一顆變速箱給我更換後, 問題就全部解決了, 大概是原本的變速箱八字不合吧~?)
好了, 重點是這裝上LSD的R26.R到底在彎道上是否真如傳說中的那麼神, 竟然能在紐柏林以一個前驅車的姿態, 刷掉一票眾家後驅大馬力跑車? 當然要實際上路測試一下才知道囉~!
無巧不巧, 最近寒流來襲, 台北又下起了雨, 但濕滑的路面, 恰巧是LSD最能發揮功效的地方, LSD的功用, 就是在補油出彎時, 一輪(通常是內側輪)打滑的時候, 把扭力分配到另一輪(外側輪), 而如果沒有LSD, 前驅車在這種情況下, 就會發生內側前輪不斷空轉, 明顯推頭, ESP燈亮起的情況, 然而, 今天在濕滑的山路裡測試, 第一個彎, 我就笑了…! 但其實是被突如其來的轉向能力給嚇了一跳! 原本應該差不多前輪該開始出現側滑外拋的彎速, 沒想到現在竟然刷一下就尻進去了, 著實有點讓人反應不過來!
有了LSD之後, 出彎補油的時機點更早了, 而且由於補油時LSD的威力才能完全發揮出來, 因此有時候還要刻意改變攻彎策略, 改以late apex方式攻彎, 提早補油時間, 讓駕駛有更多時間是踩著油門過彎一直到出彎的, 如此來最優化LSD的功效! 現在彎速提升了, 極限提升了, 敏銳度也提升了, 但對油門的寬容度也同時提升了, 有車友形容說”前驅車裝上LSD之後, 根本就閉著眼睛亂開亂砍彎也沒事…!!” 雖然這說法比較誇張, 但其實真的有這種感覺, 因為極限比原本高了很多, 對油門的控制敏感度也下降很多, 反正也不太會打滑, 踩著油門砍彎就對了, 的確給人軌道車的感覺呀~! XD
其實前驅車之所以好開, 是因為它比較單純, 入彎速度過快了, 推頭了, 收個油, 含個煞車, 讓前輪恢復抓地力就好, 但裝上LSD之後, 事情變得複雜了許多, 現在為了降低推頭, 反而要逆向操作, 踩著油門砍彎! 這跟原本為了增強前輪循跡性所以”帶煞入彎”的trail-brake的方式不太一樣, 整個攻彎的節奏感要重新適應調整, 因為今天是濕滑的雨天, 為了測試LSD的效果與極限, 不斷地用更高的速度帶著油門砍彎, 坦白講, 簡直就是在測試你的心臟馬力而已! XD 基本上, 只要你夠敢踩, 它的過彎極限真的比原廠的設定要來得高出很多!
今天甚至測試到可以讓後輪甩著過彎, 可見前輪循跡性有多強了吧? 由其是在出彎刻意灌下油門看看前輪會不會空轉時, 這ESP燈竟然全程不亮….!! 你可以感受到前輪的拉扯力道, 但LSD一直妥善地分配這些扭力, 使得ESP一直派不上用場, 這代表, 原本前驅車出彎空轉所造成引擎動力流失的一大罩門, 現在被LSD給解除了, 也就是說, LSD解除了這個前驅車出彎弱點的封印, 也難怪Megane R26.R, Megane RS Trophy可以不斷刷新賽道計錄, 超越馬力更大的後驅車款了!
不過這不代表LSD就無敵了, 如果彎速過快, 或者扭力大到也突破了外側輪的極限, 那麼一樣是要推頭的, 而且因為LSD提升了彎速, 在突破極限之後的緩衝空間也被壓縮了不少, 其實更考驗駕駛對於輪胎抓地力的掌握精準度! 總體來說, LSD對於大馬力前驅車來說, 的確是一個解封印的殺彎利器, 但為何一般前驅原廠車都不會裝LSD? 或許成本是一個原因, 但或許大部分的駕駛根本也用不到吧?
這次改輕量化飛輪的確很”有感”, 加速順暢很多, 除了剛開始發動引擎時有一點金屬碰撞聲之外, 目前為止沒有發現任何缺點!
R26.R進化的賽道驗證, 下次有機會Hank實際測試後再向大家報告~!
在此之前, 大家可以先看這篇文章聞香一下~! 看看LSD是如何克服出彎understeer的!
文 / Hank (歡迎按讚Hank汽車部落格關注更多資訊)
延伸閱讀:
2. Mazda MX-5 LSD試駕心得分享(1 way, 1.5 way, 2 way, Torsen, 機械式)
## 如果您喜愛Hank的文章, 歡迎按讚分享並點一下廣告支持喔~! THX! ##👇👇👇
以下是本次保養換裝施工照片~!
intercooler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