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話說換上新胎之後, 偏偏天公不作美一連下了兩週的雨, 我週一就要出差去日本, 想說一直都沒機會測試595 RSR這熱溶胎在乾地的威力, 實在心有不甘, 沒想到google了一下天氣, 恰好週日稍微放晴~~!!

 

這種好機會怎能放過!?

 

於是週六遍起了個大早, 即便是雨天, 也要出來跑一跑讓輪胎先磨開一點, 溼地的測試, 亦未嚐不是乾地測試前的一種暖身

 

結果沒想到跟RE001相比之下, 595RSR的溼地表現也不惶多讓, 倒不是說它的排水性能是否更好, 而是好像即便是溼地, 595RSR跑起來還是有那麼一點的"黏性"~! 彎道中的極限依舊是比RE001來得高一點, 但595RSR這套胎比較弱的地方, 在於胎壁的變形量跟轉向性之間有那麼一點點的小lag, 也就是說, 同樣轉一個角度的彎道, BS RE001的初期轉向靈敏度跟方向盤的轉向角度之間有比較"同步"的連動關係, 而595RSR卻需要稍微大一點的方向盤角度, 才能讓輪胎的變形量所產生的側向力開始發揮轉向效果.

 

如下圖所示, RE001的Cornering Stiffness曲線是比較"線性"攀升, 而595RSR的曲線就比較類似"反拋物線"的方式, 初期上升遲緩, 中段以後開始拉升, 但由於配方較粘的緣故, 595RSR的Lateral Force會高出很多, 但更需要用類似"虐胎"的方式將方向盤角度打大一點.

 

 

 

 

 

 

我認為這樣的"差距"還是跟輪胎廠設計製造的功力有關, 畢竟Bridgestone累積了多年F1參賽經驗, 東西做出來的level, 應該還是比國產跑胎要有"深度"一點.

 

第二天(週日), 天氣晴了, 地乾了, 再跑一次相同路段, 哇哈~~! 我刻意將心臟馬力的boost值調大一點, 很多本來要點煞車的彎, 乾脆拼下去不煞車了, 只靠收油補油來過, ㄟ~~? 595RSR真的Hold得住!!! 強大的側向G力伴隨著低沉的輪胎滾動聲, 毫不留情地解決了一連串刁鑽的大G彎, 而以往容易發生推頭的彎點, 這次只要收住油門, 給595RSR一點時間, 它就能夠在雙黃線之前將車頭扳正, 真是讓人信心大增啊!

 

跑完一趟讓人流汗的北宜前段後, 第二個問題又來了, 那就是595RSR真的會"折胎"~!

還沒換595RSR就聽Richard說這胎折得挺嚴重, 因此讓輪胎店老闆刻意打高胎壓(38磅), 希望用高磅數來撐住胎壁, 並且盡量用"省胎跑法"來跑, 但即便如此, 下車檢查輪胎的時候, 仍舊看到在胎壁上緣的摩擦痕跡, 這應該是在高G過彎的時候, 胎壁有點撐不住這麼大的側向力所導致的, 這也是飛達製造輪胎的另外一個fault. 據說跑龍潭如果camber不夠大, 這套胎可能跑下來換整個側面都爛掉~~

 

廢話不多說, 今天的主角上場! 里茶的Clio RS!! 話說上次用RE001對戰被他"無論晴雨"都被海放之後, 心有不甘也去換了595RSR, 不過我只換前輪, 後輪保持Michelin PS3, 我的邏輯是, 這樣的配對:

1. 雨天不必怕後輪甩尾, 只需專心對付前輪的推頭狀況

2. 乾地還可以讓後輪略為保持靈敏滑動

這樣的輪胎配對預想的確發生期望中的功效, 溼地中跑起來很放心後輪, 乾地跑起來後輪又可以靠油門來補正轉向角度.

 

而里茶今天卻帶來了一位韓國美女來當作"配重員", 但不知是故意讓我還是期待這位美女在彎道中的尖叫來boost他的腎上腺激素? 反正里茶一向心機很重, 常出怪招, 也就見怪不怪了~~! XD

 

上路後里茶領跑, 依照上次跟老狼跑的經驗, 狠咬緊咬死咬就對了, 今天前輪又不一樣了, 彎速總不會落後太多吧? 直線又可以靠渦輪馬力追上, 因此今天一起跑的心情就比較顯得有自信一點.

 

第一個彎之前, 里茶刻意拉高轉速衝刺, 不知是要測試我是否已經習慣595RSR的極限? 還是他也要用虐胎方式來讓595RSR提前預熱? 總之我也不點煞車了, 直接丟彎, 讓595RSR在彎道中自己去找抓地力, ㄟ! 的確是不一樣, 同樣都是打滑, 595RSR可以邊滑邊建立抓地力, 滑到彎心點, 方向盤稍微回正, 油門一補, 立刻高速出彎, 而出彎之後轉速也拉到增壓值滿點, 很快地就跟上咬住了前方的里茶!!

 

太舒暢了! 因此今天除了超慢車之外, 基本上都是讓里茶的Clio RS保持在我一個彎內的攻擊距離, 時不時我也不客氣地在大直線探頭, 意思不是要超越, 是要跟前面的里茶說"ㄟ~! 我還在喔!"

 

後半段由於路面又開始濕滑, 我跟里茶都開始在跟前輪玩華爾茲, 玩到high時, 四輪都在不穩定的邊緣遊走, 好在RS225的底盤夠沉穩, 幾次我看到ASR燈在閃, 但車身動態還是保持在堪稱穩定的狀態, 可以讓我繼續保持速度追擊前方的Clio RS, 而Clio 的底盤就比較直接敏感些, 後半段我也看到一兩次Clio的明顯車身擺動, 大家都很"更"啊~! XD 但至少這次我可以全程看到Clio RS的動態了!

 

Clio RS的出彎還是比我快, NA沒有turbo lag的問題, 轉速保持住基本上就是動力隨傳隨到毫無遲滯, 而且Clio 夠輕, 所以我都是在加速中段turbo boost滿點之後才能後發先至, 所以基本上今天兩者之間的距離就像震動的彈簧一樣忽長忽短地拉鋸著, 直到終點前4個彎兩車才放慢cool down滑行至終點~!

 

 

 

 

 

熱溶胎跑起來車身特別髒~~!!


雷諾雙煞: Clio RS vs Megane RS225


巧遇Fiesta幫!


熱情的車友!


還是有一點折到胎壁, 跑完胎溫(內31, 外35)

 

里茶虐胎還是比我高明....


暴力滿點的2.0 NA!

 


雨天激情過後

 

 

最後附上幾張車友拍的美圖, 以及他的部落格:

 

 

Fiesta 車友 - Ivan的blog

 

~~~~~~ 點此按讚加入FB粉絲團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ank汽車部落格 的頭像
    Hank汽車部落格

    Hank汽車部落格

    Hank汽車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