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undefined

Hi! 各位車友大家好,今天又到了我們Hank聊車的時間了,今天我們要來談的題目是:

 

 

輪胎升級尺寸怎麼選?談胎寬,扁平比與J值的對應關係

 

換新輪胎後胎壓應該怎麼打?

 

話說很多車友換輪胎都會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原廠輪胎屬於冷門尺寸不好找,反而是寬度多一點的是大眾尺寸,不但輪胎選擇多,價格也比較便宜,因此索性就【偷升級】換稍微大一點的輪胎來安裝。

 

 

然而,輪胎裝上去是沒問題,但裝上去之後,你就會開始感覺這裡不順那裡不順了,開了一陣子之後就又會後悔,然後另外花錢改回原來的尺寸,為了避免車友多花錢走冤枉路,今天Hank要來跟大家談談換輪胎變動尺寸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問題。

 

 

 

 

以Mazda MX-5為例,原廠的尺寸是205/45/17,因此原則上你更換輪胎即便更改尺寸,最好更換後的輪胎圓周盡量與原廠圓周接近,

 

如果你因為其他原因(性能,胎源,價格)希望將胎寬從205加大至215,那麼你這時候有兩種選擇,

 

一個是215/45/17(扁平比不變),另一個是215/40/17(扁平比降低),

 

這兩個尺寸的圓周經過換算之後,跟原廠圓周的對比是+1.2%與-2.1%,理論上如果有225/40/17那圓周誤差只有-0.8%是最為理想,但基本上這種尺寸很少人在做,因此都必須對現實做出妥協。

 

這時候問題來了,這兩種尺寸應該怎麼挑選呢?這時候牽涉的問題就很複雜了,且聽Hank娓娓道來。

 

看你在乎的是什麼,決定最重要的參數

 

 

 

 

舉凡價格,抓地力,操控手感,舒適度,油耗,是否磨內規版,賽道耐久度等等,都是這看似簡單的兩組數字(胎寬/扁平比)可能會影響的結果,

 

而另外還有幾個隱性參數也會影響到上述的結果,例如輪框J值,胎壁強度,胎肩角度等等。

 

 

 

 

但由於變因過多,我先暫時假設輪框保持原廠不變(例如7J),而輪胎保持同一種品牌型號(即胎壁強度與胎肩角度不變),

 

那麼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的對照表,用來做為選擇升級後輪胎尺寸的考量參考。(本表以MX-5使用某品牌輪胎為案例)

 

由此表可知,凡事有一好沒兩好,降低扁平比對於操控指標更有幫助,但舒適與價格就比較吃力一點,這時候就看你的用車目的與比較在意的項目了。

 

別忽略輪框J值的影響

 

 

 

 

如果你是比較在意操控的駕駛,那麼就不能忽略輪框J值的問題了,

 

以上述的案例來說,MX-5原廠框是7J,其實對應205胎寬是剛剛好的,對應215胎寬會略顯不足(請參考胎寬J值對應表),

 

而J值不足最大的缺點,就是操控手感會明顯下降,這點Hank在上一篇輪胎與J值的文章裡面有提到過。

 

因此,在J值略顯不足的情況之下,降低扁平比是一個對操控有所補償的設定,可以避免輪框J值不足造成過彎胎壁扭曲的程度,

 

胎壁扭曲過度,會讓轉向精準度降低,且增加折胎與過熱的機率。

 

另外,J值不足另一個補償方式,就是胎壓打高,目的都是為了避免胎壁過度扭曲影響操控感。

 

 

 

 

輪胎因素也很重要

 

而另一個影響因素,就是每種品牌與型號的輪胎其實胎壁軟硬度都不盡相同,

 

因此即便J值過高或過低會影響舒適與操控,但胎壁軟硬度其實也具有補償的作用,

 

胎壁硬有利操控,胎壁軟有利舒適,所以要找到一個最佳的設定,其實要同時考慮許多因素加加減減之後的最終呈現效果。

 

 

 

 

為了讓各位車友不要搞得一頭霧水,Hank製作了較易理解的表格,供各位車友參考,

 

如果你對於輪胎尺寸選擇有所疑慮,可以參考看看,但最重要的,是要先決定自己最【在乎】的是操控,舒適,還是價格這些因素喔~!

 

以上就是胎寬,扁平比與J值的對應關係的分享, 更多資訊歡迎看影片說明欄點選閱讀我的汽車部落格文章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 如果您喜歡我的有聲書系列, 歡迎按下小鈴鐺追蹤我的影音頻道, 這樣以後我繼續推出新的作品, 您就可以立刻收到通知囉!

 

如果你喜歡我的影片, 請記得按讚並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好了,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 我們下次再會! 再見!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ank汽車部落格 的頭像
    Hank汽車部落格

    Hank汽車部落格

    Hank汽車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